1、要进行GPS静态定位,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: 选择合适的GPS接收机: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GPS接收机,可以是独立的GPS设备或者集成在手机、车载导航等设备中的GPS模块。 选择合适的测量点:根据测量目的选择合适的测量点,通常选择位于开阔地区、不受建筑物和树木阻挡的位置。
2、找到导线点。 架好三角架。 调置模式(静态观测)。 安置基头。 对准观测点。 调平水准管。 用卷尺量好仪高。 记录基头型号和代码。 用对讲机相互联络。 统一时间开机。 1记录时间,人不得走开(随时观测基头工作情况)。
3、GPS基站静态模式的调节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。首先需要确定基站的安装位置,并通过GPS接收器获取到该位置的精准坐标。然后将该坐标输入到基站的设置中,调整基站的高度、倾斜角度和方向角度等参数。调整完毕后,进行基站校准,确保基站能够精准地接收并传输GPS信号。
4、埋石:在GPS测量中,网点一般应设置具有中心标志的标石,以精确标志点位。具体标石类型及其适用级别可参照《全球定位系统(GPS)测量规范》。
5、选点,GPS测量并不要求测站之间相互通视,网的图形选择比较灵活,只要均匀布置于整个测区即可。
6、在精准的大地测量中,RTK/GPS静态测量布网是一项关键步骤。它涉及的精密技术旨在提高测量精度,确保坐标系统转换的准确性。让我们深入探讨其操作流程和关键要素。
①快速静态测量 采用这种测量模式,要求GPS接收机在每一用户站上,静止地进行观测。在观测过程中,连同接收到的基准站的同步观测数据,实时地解算整周末知数和用户站的三维坐标。如果解算结果的变化趋于稳定,且其精度已满足设计要求,便可适时的结束观测。
GPS静态测量为一种利用测量型GPS接收机与定位卫星进行定位的测量方法。GPS静态测量技术在许多领域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,在测量、军事、交通等各个方面体现出巨大的价值。快速静态测量指在一个已知测站上安置一台GPS接收机作为基准站,连续跟踪所有可见卫星。移动站接收机依次到各待测测站,每测站观测数分钟。
在进行平面的控制测量前,首先要采用GPS快速静态测量,通过卫星接收天线接收到卫星传回的数据,再利用数据处理系统对这些数据进行后期处理,得到施测工程的定点坐标。这种测量方法所得到的测绘数据具有很高的精确性和可靠性。
快速静态测量: 这种模式的精度较高,能够达到厘米级甚至毫米级。它需要在野外独立进行卫星信号接收,通过与预置参数比较,可以检测出周跳和粗差并做出相应改正。此项技术已经成熟并在地籍控制测量中得到广泛应用。
获取某个点位的坐标,这种坐标是在WGS-84坐标系下的经纬度坐标值。
第二问:GPS接受机也就是你说的主机,联测已知点可以动也可以不动,根据测区范围,控制点数量,交通状况综合考虑。通常肯定得移动,GPS静态测量通常采用边连接法推进,我认为在小测区(5-10km)可以在已知点上架设仪器不挪动,这样误差只是传了一级,以基线边长比例误差为主。
闭合条件与转换 为了与地面网进行坐标转换,GPS网需要与至少两个高精度点重合,同时与水准点相连,确保大地高向正常高的转换。 网络等级与形式 GPS网分为五个等级,从区域框架网到测图网,各有不同的精度要求和应用场合。
选点即观测站位置的选择。在GPS测量中并不要求观测站之间相互通视,网的图形选择也比较灵活,因此选点比经典控制测量简便得多。
设置观测模式:根据测量需要选择相应的观测模式,例如静态观测或快速动态观测。开展测量:选择相应的操作菜单,进行数据采集及存储,测量参数的输入等步骤。数据处理:将采集的数据进行传输、处理和转换,生成测量结果。结束测量:按下设备关机键,将设备安全关机,并保存好测量数据。
在用户站上,GPS接收机在接收GPS卫星信号的同时,通过无线电接收设备,接收基准站传输的观测数据,然后根据相对定位的原理,实时地计算并显示用户站的三维坐标及其精度。
正确连接仪器,打开接收机开始收星。打开手簿,在“配置”选项里选择进行蓝牙和接收机的连接。新建任务,选择需要的坐标系统,打开此任务 设置好电台频率,配置基准站,启动基准站,电台开始正常发 配置流动站,频率和电台上的频率保持一致,启动流动站,开始测量。
不太明白您的意思,如果是只有两个GPS接受机,那就不能完成静态测量,因为静态测量是要有共同边的,也就是网和网(多边形)之间必须有共同时段的基线连接,。如果您说的是有一个基准站和两个流动站,那就可以了,三个接收机就可以完成静态测量。